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管理>学校概况>办学理念> 详细内容

打造责任文化 助推学校发展

来源: 发布时间:2013-12-04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海安县李堡镇丁所小学  许福年

 

微软董事长比尔·盖茨说过,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责任,是工作出色的前提,是职业素质的核心。一个缺乏责任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民族;一个缺乏责任的人,是不可靠的人。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责任保证绩效。”一个高效的团队,必然是由一群充满责任感的成员所组成的。学校,也是一个团队。学校的主体是学生、教师,让他们成为“责任者”,是学校实现内涵发展的关键,是教育改革的方向。

李堡镇丁所小学是一所农村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作为丁小人,没有陶醉于过去的辉煌中,我们在实践中思考,在探索中思考,在荣誉中思考,更在挫折中思考。尤其是近三年来,在学校特色、课程理念、教师培养、学生成长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提出了“责任引领,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在“走内涵发展之路,做有责任丁小人”的办学目标引领下,在“完善探索、笃行不倦、自强不息”的精神推动下,形成了一种符合农村小学的文化——责任文化。责任文化既是百年老校的历史必然,也是应运而生,适时而创,顺势而行的实践与思考的结晶。

 

缘起——责任文化的背景

    1.学校资源重新整合,急需树立精神标杆。

    2010年8月,由于教育规划布局调整,原来的两所村小堡河小学、陈庄小学撤并到丁所小学。三所小学变成一所小学,教育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变化、教育资源的重新整合,难免会带来混乱与迷茫:学校该如何定位?如何发展?如何增强凝聚力?所幸的是,大多数教师都有为教育、为事业奋发进取的精神,都有一颗热爱学生的赤诚之心。进入新学校,他们都在思考,如何更快地适应新环境,更好地做好本职工作,配合学校办学理念,使学校发展地更好。作为学校,当务之急就是要采取一切措施,在最短时间内平复教师们因学校撤并带来的情绪波动,更快地让教师们融合到一起,在团结的基础上竞争,为学校的发展各自尽力。在这样的背景下,学校想到了用“责任”树立精神标杆,引领教师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共同配合学校搞好发展。

    2.继承学校“赏识”思想,提炼发展“责任文化”。

    丁所小学的传统办学思想是“赏识教育”,即“赏识每一位教师,成就每一位教师;赏识每一位学生,成功每一位学生。”这样的办学思想也是学校经过多年的尝试、总结之后提炼形成的,有一定的意义和价值,应该更好地继承它。但是,“赏识”也有缺陷,它虽然调动了师生的积极性,却还只是一种外驱力,它的力量有时并不强大。要想学校得到更好地发展,还需要全校师生具有一定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就是“责任引领”。相信在“责任引领”之下,全校师生会更好地理解“赏识”,尊重“赏识”,把学校当做自己的家,把学校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努力工作,勤奋学习,群策群力,为学校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3.农村小学环境特殊,师生素质亟待加强。

    丁所小学作为一所农村小学,生源以农村学生为主。这些学生因为父母外出打工,多为留守儿童。他们在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异龄交往上存在诸多问题,责任意识淡漠,以自我为中心,需要老师们花更多地时间和精力来教育他们,引导他们,培养他们。学校师资有师范院校毕业的科班精英,有为农村教育作出重要贡献的民转公人员,还有一些代课多年、通过考试后转正的教师。年龄的差异,教学基本功的差异,以及原来所在学校环境的差异,教师们的整体素质需要更好地强化。我们觉得,“责任引领”是最好的理念,“共同发展”是大势所趋。

    “责任引领,共同发展”办学思想是校长基于现状,瞄准发展,用团队力量形成的,有着原先办学思想传统文化积淀,又有现行工作中困惑的解决。传承之中创新,创新之中弘扬。力求使每一寸土地成为生长责任的沃土,每一块墙壁成为承载责任的平台,每一间教室成为生产责任的空间。

 

理念——责任文化的内涵

    责任是一门学问,一种文化。当责任成为一种文化,在学校就表现为一种以师生责任为核心,以文化为依托的文化意识。而构建责任文化,营造责任文化氛围,能使师生自然而然地富有责任感与责任心,从而产生对责任的崇尚和敬畏。

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的品牌,它是一所学校长期历史积淀和文化传承的产物,也是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提出办学思想为“责任引领、共同发展”。“责任引领”就是要求学校成员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细节都要时刻不忘责任,对自己负责、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社会负责。“共同发展”就是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共同发展,教师要关注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良好个性、健全人格、创新精神和健康体格,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在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同时,教师要积极追求自身的发展,再用教师自身的发展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学校以教师和学生高质量的发展为目标,努力改革创新,实现持续发展,最终形成教师、学生和学校共同发展的文化氛围。责任在行为中体现,文化在习惯中积淀。我校注重在师生的实践活动中明确责任、落实责任、体验责任,把责任理念内化为素质、转化为习惯、积淀成文化。

 

策略——责任文化的展示

    1.教育学习和培训,营造教师责任文化。

营造教师责任文化,首先要让教师们从思想上对职业责任、岗位责任有明确的认知,才能够更好地去践行责任。学校要求全体教师从身体、学问、工作、道德、履责这五个方面进行每日“五问”,让履职尽责的道理真正进入每一位教师的内心,从而提高责任认知。学校组织青年教师开展了“工作就是责任”的演讲比赛,效果显著。老师们都认识到,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有了责任,才因忙碌而充实,才因尽责而幸福,若没有了责任,忙碌就会成为苦难,成为抱怨的理由,工作也就失去了快乐,人生也就后缺失了意义。

“只有学习精彩,生命才会精彩;只有学会学习,生命才会成功。”在加强校本培训的同时,我们在课程改革方面,将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为了加强对全体教师进行学习力的培训,我们邀请县内外专家到校讲座培训达十多次,通过一系列的培训解决了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和学习信心的问题,让教师对自己的学生充满信心。本着“通过学习来改善自身”的学习思路,以整体参与、全员组织、科学规范、系统灵活为宗旨,多年来,坚持持久的读书、学习、培训,并在此过程中精心打造学者专家型的合格教师,以带动教师的专业发展,让每一位教师都成为出色的“责任者”。

为了让每位教师成为“责任者”,我们注重培训工程中的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学习与交流活动,举行了多次教学大赛,结合省市两项课题研究,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案例分析会、读书报告会等。我们还十分注重总结反思层面的培训,让教师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例如,我校要求教师每学期写一篇教育教学反思,校长逐一回复,鼓励教师、赏识教师、点拨教师、启迪教师……在彼此的交流过程中,校长的教学思想、教育观念及管理经验与教师直面融通,达到的效果远远超过预期。

在面对全体教师成为合格的“责任者”的教育培训中,我们大力开发和利用教师人力资源,一方面以校本教研、校本培训为主要方式,帮助教师迅速成长、成熟、成材,克服管理中的“木桶效应”;另一方面从校外引进骨干教师,制造管理中的“鲶鱼效应”,带动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

    2.畅想行动和体验,营造学生责任文化。

前苏联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根据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指出:“培养一种认真的责任意识是解决许多问题的教育手段。”当前,无论是从各类研究报告中,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都可以发现,责任意识缺乏已经成为儿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且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行为,使他们具有初步的认真负责的良好习惯,是基础教育的任务之一。学校力图以责任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培养“品德高尚、习惯优良、身心健康”的丁小学生。

(1)责任畅想——塑造学生高尚品质。

学校以“怎样算是一个有责任心的学生”,引导全体学生积极畅想,或写责任卡片,或说责任心愿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责任”的理解。结合这些开展全校“责任”主题讲故事演讲比赛,教育学生一个有责任心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有道德的人。从劳动教育入手,对学生进行“洒扫”教育,养成他们清洁整齐的习惯;从生活礼仪开始,引导学生学会谦恭待人,礼貌待人。学校组织开展了班级、校级、镇级、县级三好标兵评选表彰活动。结合传统节日、各类假日,以举办经典诵读活动、开展民俗知识讲座、制作传统手工艺作品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参与中感悟民族精神、在实践中激发爱国热情。在“十一”期间开展“学习雷锋,做美德少年”和“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活动。留言寄语内容主题突出、健康向上,反映出学生的真情实感。

(2)责任行动——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说十句,不如做一句。学校更注重加强学生的责任行动,努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充分发挥小干部督查评比的作用,健全小干部一日常规检查评比机制,让检查评比参与更民主,检查更常态,针对更准确,反馈更及时,结果更公平,激励更显著。引导孩子们做到“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伴、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努力做小绅士、小淑女。

(3)责任体验——强化学生自主体验。

新学年开学第一天,我校都会隆重举行开学典礼暨新生入学仪式。发挥仪式典礼文化育人功能,给学生留存难忘记忆,让仪式、典礼成为学生人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体验,成为终生值得回味的记忆,成为学生向往、热爱、留恋学校的重要因素。节假日期间,以假日小队的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用实际行动表达对祖国的忠心、对他人的爱心。对学生进行责任教育,学校还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特别邀请国家“十二五”重点研究课题组的专家来校举行“养成教育——教育就要培养习惯”的专题讲座。要求家长积极配合学校教育,在家庭中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努力做好家庭教育工作,让家庭成为德育的加油站。

    3.美化宣传和创新,营造校园责任文化。

校园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独特的熏陶作用,而富有特色的育人环境无疑会成为责任心培育的沃土。我校在校园环境建设方面力图凸现我校的教育特色——责任心教育。在教室环境、办公室环境、室外环境、人文环境方面,从细节入手,创设以责任为标志的校园文化氛围,发挥其特有的感染力,发挥积极的暗示效应。

(1)校园环境建设。

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会看到醒目标语牌。这都是教师们结合安全教育、学生思想教育,行为习惯教育而制定的标语,散发着浓浓的人文气息,深深的触动着所有丁小师生,感动着所有来校嘉宾,也时刻提醒师生们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体现责任心。学校又重新改建的宣传栏,配合现代的设计理念,鲜艳的颜色,时尚的外形,吸引了学生家长的眼球。加之内容的丰富和常换常新,为我校校园环境增添了新的风景线。

(2)班级环境建设。

教室可以说是对学生产生最直接影响的环境,学生每天的学习生活大部分在教室。学校在每个教室墙上统一挂出班级公约、班训、课程表、任课老师简介、班主任寄语,时刻督促学生规范言行。结合我校文学活动特色,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融入了更多创新,抓住学校搬迁的契机,鼓励师生共同创意班级的环境布置,设计出方案。各班级是全面统筹,具体规划,出现了很多的亮点。此外老师们还别具匠心的设立了植物角、动手乐园、信息窗、名人故事等创意栏目,再加上共有的学习园地、图书角,形成了我校既统一又别具个性的教室环境,体现了学校办学的优势。

学校将“责任”定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努力营造校园责任文化氛围,要求学生和老师努力做到:把上进心留给自己,学会对自己负责;把感恩心留给父母,学会对家庭负责;把合作心留给他人,学会对团队负责;把荣誉心留给集体,学会对班级、学校负责;把忠心留给祖国,学会对祖国负责;把公德心留给社会,学会对社会负责。良好的校园文化教育氛围,能规范师生的行为,使他们形成自律;优美的校园环境,使师生的行为操守更加规范。

    一所学校,如果能使责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无人不讲、无事不讲,如果能让“我的责任”成为激情、成为自觉、成为习惯、成为行动,就没有办不成的学校。相信,丁所小学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将责任文化营造得更好、更全,真正助推学校走向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