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发展>五育并举> 详细内容

德育工作三年(2017-2020)发展规划

来源: 发布时间:2018-09-21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一、现状分析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学校应树立的办学理念。德育为先是确保学校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近年来,我校坚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为指导,深入落实《德育教育发展行动纲领》要求,坚持以养成教育为基础,以活动育人为核心,以校外资源为平台,注重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立足德育阵地,注重德育实效,构建和谐德育,形成了“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良好局面,从而使学校德育工作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我校的德育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学校”、“南通市少先队红旗大队”、“海安县‘手拉手互助’先进集体、“海安县优秀家长学校”、“海安县示范家长学校”、“海安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海安县素质教育优秀学校”等多项殊荣,一支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脱颖而出,一群品学兼优的学生团体层出不穷。这为我校制订未来三年德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深知,德育工作必须与时俱进,才能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创新性和实效性。

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学校的发展存在不平衡现象,当前农村小学德育工作仍存在较多问题。当前农村学校“智育第一,分数挂帅”有所回潮,淡化了德育工作,没有真正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主要原因:一是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仍认识不足。学校、教师、家长普遍重“考分”,德育工作则放在“第二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健康的心理和健全的体魄被淡化。二是德育工作的方法简单陈旧。学校仍未能改变过去以管代教、成人化教育、空洞说教等老一套的方式方法,仍采取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旧模式。三是对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整合缺乏方法。由于一些学校与家长的联系主要停留在把学生在学校的信息或学校、班级的有关情况提供给家长,要求家长如何给予配合,这样做的结果是把家长在家庭中作为德育教师的地位大大消弱,导致家长没有扮演德育教师的角色,形成了错误的认识——学生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教师的事。家庭教育缺失或方法不当,有的简单粗暴、有的溺爱有加,更有甚者,对子女的教育不闻不问,当“甩手掌柜”。

二、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八大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目标,以解决当前教师队伍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为突破口,规范教师从教行为,增强广大教师坚守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思想过硬、品德高尚、业务精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人民教师形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学校德育工作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适应时代发展需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把“中国梦”理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和公民道德基本教育贯穿始终,努力培养文明守纪、心理健康、自信向上、朝气蓬勃、和谐发展的青少年。

三、基本理念

重温《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海安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十禁止”》,学习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弘扬奉献精神,不断提升师德境界,争当师德楷模,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针对青少年学生身心成长的特点,以育人为根本,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常规管理为抓手,以道德教育为基础,以文明礼仪教育和心理疏导为突破,以主题教育为重点,以活动为载体,形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实践活动体系,紧密贴近学生的思想与情感、生活与体验,切实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四、三年目标

总体目标:以对家庭负责为立足点,学会孝敬;以对自己负责为基本点,学会求知;以对集体负责为凝聚点,学会关心;以对国家负责为制高点,学会感恩。努力让师生成为有责任的人。

学生队伍:培养学生具有“爱校、爱班、爱生、爱社会、爱祖国”的五爱意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即做事为人的核心——人生观;衡量好坏的标准——价值观;追求真理的基础——世界观,使学生“在校做个创新生,在家争做小主人,社会争当好公民”,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文明行为习惯能力,增强自主自立的能力,成为“有爱心、有个性、有特长、有后劲”的一代新人。

教师队伍: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观念,确立良好的师德风范和师表形象,塑造一支为人师表、有较高文明修养、能创造性开展德育工作的教师队伍,提倡每位教师要有“三高”:师德水准高、业务素质高、工作效率高。

五、特色活动

近几年来,学校德育工作常抓不懈。今后,我校将继续抓好常规德育工作:

教师队伍:

1.加强组织领导

将师德师风专项整治与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机结合,破解师德师风建设中的问题。学校校长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的组织领导,加大对师德失范行为的查处力度,切实把师德师风建设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要把师德师风建设与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真正把师德师风建设抓出成果,抓出实效。

2. 强化责任追究。

根据“一案双查”的追责制度,在师德师风整顿活动中发现有违反相关规定的教师,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既要追究当事教师的直接责任,也要追究各巡查组成员的领导责任。对领导责任采取区别对待,主动发现并坚决查处的或积极支持配合县局监察部门查处的巡查组成员不承担领导责任;对有失职渎职情节甚至故意掩盖、袒护违反师德行为问题的将追究领导责任和管理责任。

3. 营造良好氛围。

紧扣各阶段的重点,充分运用黑板报、标语、网络等手段,加强教学整顿活动宣传力度。大力倡导高尚师德充分唤起人民群众对育行业和教师职业的了解和尊重,在全社会树立尊师重教的浓厚风气。

学生队伍:

    1.抓好升旗仪式。每周一的升旗仪式是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我校强调国旗下讲话内容注重思想性和针对性,重在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我校还正常开展日常行为规范检查评比活动,即“责任之星班级”评比,对每个班学生的学习、礼仪、卫生、集散、就餐等习惯,做到天天查、日日公布,并及时表扬或批评。每月还将根据日常检查情况,公平、公正、公开地评选出“常规管理示范中队”,每学期评选出“责任之星”队员、班级,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自立、自强、自律、自主意识和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2.注重阵地建设。我校力图让校园里的“墙壁走廊说话,花草树木传情”。教室里“健康快乐,成长向上”、“珍惜每一天”、“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会交流,学会创造”等标语催人奋进;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会、晨会等教育阵地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和安全法制教育;班黑板报都是由学生们自己投稿,自己誊写,反映自己的学习、生活;学校红领巾广播电台都是由同学们自己主办,宣传身边的人和事。这些环境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增强高尚的道德意识,内化为良好的道德行为。

3.开展主题教育。少先队主题教育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载体。我校少先队工作求真务实,活动丰富多彩,曾被评为“南通市少先队红旗大队”。我校坚持与时俱进,紧扣时代发展的脉搏,开展了一系列具体时代特色的德育实践活动。我校坚持一月一主题,每月都进行中队主题队会观摩评比。学生在活动中增知识,长见识,促能力,见行动,德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4.结合假日教育。以重大节日、重要人物和纪念日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如三月份的学雷锋活动,掀起人人做好人好事的热潮;四月份的清明扫墓活动;五月份开展的“劳动节”纪念活动;六月份的六一儿童节,各班开展形式多样的游艺活动;九月份的尊老节,布置学生回家为老人服务;十月份的少先队建队活动,组织一年级新生开展隆重的入队仪式等等。借助传统节日开展德育实践活动,使学生对传统节日的文化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5.打造“校园四节”活动。“四节”活动是我校的校园传统活动。“读书节”上,孩子们享受与书中人物对话的乐趣;“科技节”中,孩子们创作的科技作品让人刮目相看;“体育节”中,孩子们兴奋无比;“艺术节”中,校园里到处飞扬着歌声。“四节”活动为全校师生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孩子们真正享受着幸福的童年生活。

6.渗透学科课程。寓德育于学科教学之中。抓好课堂教学,注重各学科德育渗透。要求教师根据学科的教材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挖掘思想教育因素,寻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结合点。遵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六、工作措施

1.队伍建设。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德育网络的规范性(包括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大队辅导员、全体班主任等)。建立一支以班主任为核心,以及专兼职教师组成的德育骨干队伍,并努力提高他们的奉献精神、理论素养、德育工作专业水平和开拓创新意识,造就和培养一批有影响、有特色的优秀班主任和德育工作者。重视班主任队伍的思想建设。要完善学校的班主任工作制度和考评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强化班主任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育与引导并进,促使班主任爱岗敬业。

2.基地建设。学校充分发挥校外传统德育实践基地的优势,以德育基地为体验实践平台,组织和引导少年儿童投身实践,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内化为健康的心理品格,转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在丰富多彩的社会角色扮演活动中实践、操作、体会、感悟,让青少年获得服务他人、服务社会,实现价值的真实感悟,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养成热爱生活、勤奋学习、艰苦奋斗、诚实守信、尊师友爱、团结互助的优良品德,努力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德育基地为体验实践平台,帮助青少年学习换位思考,注重情感培养,努力促进个体内化,唤起学生积极学习的欲望,了解自然,了解社会。

3.课程建设。在学科教学和课堂教学中积极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初步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人生观、价值观;初步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初步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初步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根据实际,发掘自身优势,从环境保护、安全管理、德育创新、学生成长等方面探索,开发相应的特色校本德育课程。

4.环境建设。以校园为主阵地,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环境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同时又是学校日常德育的载体。优美的环境氛围,高雅的校园文化,给人以奋发向上的力量。因此,要努力净化、美化校园环境,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

(1)精心布置校园环境。充分利用可利用的空间,让每一棵花草、每一面墙壁、每一处场所,都能发挥育人和熏陶功能,努力创设一个“时时受教育,处处受感染”的德育环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拓展知识,开阔眼界,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2)重视校园环境的净化。时时保持整洁并有良好的秩序环境;地面无纸屑、杂物和烟蒂,无乱涂乱刻乱贴;物品堆放整齐。以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每一个师生的心灵。

(3)搞好班级文化环境建设。各班教室张贴物、板报既有统一标准,又充分显示个性,形成有特色的班级文化育人环境,并让学生全员参与班级环境建设。

同时不断优化校园育人环境,让黑板报、画廊、墙壁、绿地及每个角落都成为会“说话”的老师,营造浓郁的育人氛围,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制度建设。

加强德育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学校德育工作的规章制度。

组织教师重温《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海安县教育系统师德师风“十禁止”》,学习教育部《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规范教育教学行为,弘扬奉献精神,不断提升师德境界,争当师德楷模,争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小学生礼仪规范》以及各种规章制度。一是健全德育工作管理制度。突出管理的强制性,制定“几个不准”。二是健全德育工作的年级组调研、评估制度。加强德育专项调研工作,促进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首要地位的落实。三是健全德育工作的激励制度。完善《“责任之星”班级、队员、教师评比实施细则》、《班主任工作量化评比细则》等常规制度,克服“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评比表彰中,以学习“成绩好”代替其不良倾向,同时又调动教师参与德育工作的积极性。

七、序时安排

第一阶段制定学校德育新三年发展规划并初步实施、尝试。加强制度建设,加大管理力度,坚持形成良好的班风、校风、学风,以“好习惯,早养成”为抓手,反复抓、抓反复,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提高。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过硬、政令通达、敢打硬仗、能打胜仗的班主任队伍。

第二阶段巩固我校特色,吸纳他校经验,加大师德建设、班主任培训力度,常规工作管理的系统性等,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德育工作新格局。使学生学有所成、教师教有所得。努力践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努力获得相应的地区级优秀学校的称号。进一步深化班主任队伍建设,凝心聚力,努力打造一支班主任管理精品队伍。

第三阶段全面实现总体目标,德育教育特色及教育效果明显,良好的德育新格局已经形成。把学校办成学生快乐成长、习惯好、规范良、品德端、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良好的气质,基本形成阳光少年教育特色,并取得了明显成效。集结班主任经验,修订成册,组织专门教师和队伍进行完善,争取出经验、出成果,在县内塑造较好的班主任管理口碑。让教师幸福成功、学校和谐发展。同时,还要认真总结、积极反思、全面规划启动新一轮学校德育教育自主发展规划。

                                                                                           海安县李堡镇丁所小学

                                                                                                                2017年9月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