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学生发展>家长必读> 详细内容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2-12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儿童时期正处在求知欲和好奇心非常强烈的时期,对什么事情都想看一看、摸一摸、试一试。正如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杜威所说:“儿童有调查和探究的本能,探索是儿童的本能冲动。好奇、好问以及好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特点。”家长尊重孩子的好奇心,有助于孩子观察、思考和分析能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孩子的成长。

举个简单的例子,现在的孩子很容易被网络游戏所吸引,有的孩子甚至上瘾,就是因为网络游戏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儿童的好奇心。

家长都不希望孩子上网成瘾,那么就不要给孩子设定循规蹈矩之路。家长以许多“不许”来遏制孩子的自由,反倒激发了孩子的偏执、逆反情绪,孩子非要做父母不允许的事情。所以,想要孩子不上网成瘾,就要想办法给孩子呈现出一个五彩斑斓的广阔世界,让孩子去探索、发现。

对于青少年来说,观察、怀疑、想象、思考以及永不满足的好奇心所产生的种种追求,可以引导他们去选择新的目标,连续进行学习和研究。

孩子的好奇心弥足珍贵,为了让这份天然的发展动力伴随孩子的成长,家长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力培养孩子的好奇心。

1.尊重孩子的好奇心。

儿童活泼好动,常对一些未知的事物产生新鲜感和好奇心,提出一些在大人眼里很怪异的问题。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会频频发问:“妈妈,这饮水机出来的怎么是热水呀?”“为什么电脑有键盘,电视没有键盘呢?”“遥控器就是管电视的吗?”“我也想点煤气灶!”“水有什么用途?什么东西在水里漂浮?水为什么会变冷?水可以有哪些颜色?”“渴了怎么办?”“迷路了怎么办?”“世界上没有太阳怎么办?”……

巴尔扎克曾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地是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应该都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要问个为什么。”当孩子提出问题的时候,家长不要烦,不要大声呵斥其“别动!”“安静!” “别叫!”“别离开!” “别弄脏了!”……而是耐心地给孩子以解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越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越明,记忆力越敏锐。”

如果是简单的问题,家长无须急于解答,可以引导孩子仔细观察、联系已经掌握的知识和经验,让孩子自己找出答案。问题有些复杂的话,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翻查工具书,寻找答案。

2.解放孩子,拓宽视野。

家长不要什么都教孩子,什么都管着孩子,最好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孩子只有经过亲自探究,才会在实践中总结出做事的经验,增长见识以后,融会贯通到以后的生活与学习当中。

另外,孩子经历、见闻的事情越多,阅读的书籍越广博,知识面就越开阔。孩子的知识越丰富,对问题越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看法,思考也就越深入,就越能有所发现。

家长带领孩子多深入大自然,多去公园、植物园、历史名胜古迹等地方游览,多参观博物馆、各类展览等,都有助于拓宽孩子的视野。

3.引导孩子发现问题。

为了促使孩子形成敏锐地发现问题、巧妙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家长有必要给孩子以合适的引导。比如,家长带孩子去植物园玩耍,当孩子被花丛中的蜜蜂和蝴蝶吸引,忙着去扑打的时候,家长不妨启发孩子,“你有没有发现,蝴蝶飞舞没有声音,而蜜蜂飞舞却有嗡嗡的声音。这是为什么呢?”孩子可能回答不上来,要求家长解答。这个时候,家长可以告诉孩子如果想知道答案,可以向植物园中的研究人员咨询或者去学校问老师。至于采取哪种方式,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等问题解决了,家长可以给孩子布置新的任务,比如,让孩子根据这件事情写一篇小作文,谈谈自己的探索发现经历。

4.不惩罚孩子的淘气行为。

当孩子淘气破坏了家里的物品的时候,比如,拆散了小板凳、用洗衣粉和面等,家长千万不要大发雷霆,更不要对孩子大打出手。因为家长的暴力行为会抑制孩子的好奇心,打击孩子做事的自信心。孩子不能尽情探索,就失去了智商、情商的发展机会。所以,不管孩子多么淘气,只要在安全范围内,家长都要秉持宽容的原则,给孩子自由,让孩子尽情地发挥想象力。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