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 三 | 课题 | 山行 | 中心发言人 | 夏洋 | ||||
主持人 | 徐芬 | 记录人 | 李倩蓉 | 课型 | 新授 | ||||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并默写诗句。 3.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 |||||||||
教具准备:ppt | 课堂教学: 时间划分:一课时 | ||||||||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 | 教学难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 | ||||||||
教法:讲授法 | 学法:探究学习 | ||||||||
教学过程:(发言记录)
|
徐芬:理解诗意应该是古诗教学的一个重点。古诗中有些字词的意思和现在一样,如“停车”、“枫林”、“白云”、“人家”等。还有一些字词所代表的意思与如今常用的意思大不一样,如“坐”、“远上”、“斜”、“生处”、“爱”等。教学时,先让学生自由说说自己理解的字词,再重点指导学生理解那些与现今意思不一样的词语。 何达平: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富有个性的学习必须强调个体的亲身实践和真实体验。在学生的自读自悟中稍作点拔,让学生受到感染。 何春香:适时加以音乐渲染,使语言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图像更为鲜明、丰满,从而内心掀起情感的波澜,入情入境,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
|
总评:通过读、画使学生感受到了古诗的意境,体会到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得扎实、高效。
|
<!--EndFragment-->
<!--EndFragment-->
- 上一篇:南通市基础教育深化课堂改革指导意见(19年修订稿)[ 07-01 ]
- 下一篇:李堡镇丁所小学教师听课评课情况记录表[ 07-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