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课案
单位: 李堡镇丁所小学 年级: 三 设计者:李惠
课 题 |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
课 型 |
新授 |
案 序 |
第1课时 |
||||
教学目标 |
知识技能 |
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
|
||||||
数学思考 |
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
|
|||||||
解决问题 |
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
|
|||||||
情感态度 |
增强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
|
|||||||
教学重点 |
使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
|
|||||||
教学难点 |
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的归纳总结 |
|
|||||||
课前准备 |
白板课件,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 |
|
|||||||
理论支撑 |
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数学课程在考虑数学自身特点的同时,还要遵循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亲身经历,将自己所遇到的许多同类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加以解释和应用,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 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引导,然后学生独立思考,接着集体讨论,最后教师小结,这样应该教学过程体现了 “学会学习”“由扶到放”的过程。 |
|
|||||||
教 学 过 程 |
|
||||||||
教学步骤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设 计 意 图 |
|
|||||
一、激趣导入
|
播放视频中一起喊口号: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智慧树前做游戏,欢乐多又多。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智慧树”栏目吗? |
学生一起喊口号。
|
师说前一句,引导学生拍手跟说后三句。目的在于创设学生熟悉的“智慧树”栏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智慧树”栏目。 |
|
|||||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
(二)归纳自主探究方法(
(三)合作探究正方形的特征)
|
红果果姐姐给我们出了一道数学题:机器人身上有哪些平面图形?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长方形、正方形,其实数学就在我们周围。一年级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揭题)
拿出长方形纸,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再用直尺量一量长方形的边,你能发现什么? 2、反馈 (1)对长方形的边你有什么发现? 相机教学“对边”。 (2)指一指长方形的对边在哪里,一个长方形有几组对边? 长的一条边,请你给它起个名字,你会叫它什么?短的一条边呢? 3、操作验证 引导学生用折一折的方法验证刚才的发现。师在白板上进行演示操作。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量一量, 对长方形的角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 师在白板上用三角板测量每个角都是直角
4、归纳 我们刚才用哪些方法研究长方形,知道了长方形的哪些特征呢?
师:看,当长方形的长缩短到和宽相等,这样就成了一个正方形。利用白板演示这个过程。
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来探究正方形有什么样的特征吗? 课件出示要求: 数一数正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
学生回答交流。
学生回答。
师生互动,学生看教师在白板上演示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说明判断理由
自主讨论
欣赏教师的验证过程
学生自己归纳探究方法
学生欣赏长方形变正方形的过程,初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小组合作完成。 |
学生先讲到长方形就先反馈长方形,先讲到正方形就先讲正方形。 说的时候强调某一物体的某一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深刻感知长方形四条边、四个角的基本特征。
观察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折时注意证明长方形的是哪两条边相等,正方形证明四条边相等,可以两条两条的折,再对角折,也可以对角折两次,要让学生分清楚。量直角时有没有办法让同学们一看就知道其余几个角也是直角。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
|
|||||
三、拓展应用
四、渗透文化 |
量一量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你能发现什么?(也可以折一折)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正方形的角,你能发现什么?
师:谁能用折一折的方法来验证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之后师在白板上演示。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1.猜一猜 仔细看,记住这两个图形,现在闭上眼睛。判断哪个图形旋转了。 师:是这样吗?请看。白板的回放功能。 追问:为什么没有看出来?
2.画一画 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3.剪一剪 出示手帕,提问:这是什么图形?老师有一块形状是长方形的布,想用来做一个手帕,谁能帮老师完成?
4.拼一拼 (1)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2)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再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拼好后引导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呢?
师:其实,天地之间,大千世界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创造,远远不止这些,你看,那一面面各个国家的国旗无一不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展示威严和庄重;我国的民间剪纸艺术,更是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剪出了方寸之间的精彩…… |
小组代表汇报探究结果。
鼓励学生方法多样。
学生思考后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点。
学生参与活动, 根据眼力判断长方形旋转了
学生独立用彩笔在方格纸上完成, 再上台展示。
小组合作完成 展示学生作品。
独立完成后交流
学生欣赏美丽的图片,聆听老师介绍长方形、正方形的美 |
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白板演示的直观性得到了大大地发挥。
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充分挖掘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掌握。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让学生感受长方形正方形的美,同时也让他们感受数学之美。 |
|
|||||
五、全课小结 |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让我们走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美妙世界,用长方形和正方形为我们的世界创造和谐的美丽。 |
学生自主交流学习收获和学习体会。 相互交流 |
体验学习的乐趣。
|
|
|||||
附板书设计: 长方形:有4条边 对边平行且相等 4个直角 正方形:有4条边 每边相等 4个直角
|
|
||||||||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课案
单位: 李堡镇丁所小学 年级: 三 设计者:李惠 时间: 2013.10
课 题 |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 |
课 型 |
新授 |
案 序 |
第1课时 |
||||
教学目标 |
知识技能 |
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 |
|
||||||
数学思考 |
通过观察、测量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
|
|||||||
解决问题 |
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
|
|||||||
情感态度 |
增强学生主动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意识。 |
|
|||||||
教学重点 |
使学生掌握正方形和长方形的特征。 |
|
|||||||
教学难点 |
正方形和长方形特征的归纳总结 |
|
|||||||
课前准备 |
白板课件,长方形纸片,正方形纸片 |
|
|||||||
理论支撑 |
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或物体的某一个面是不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数学课程在考虑数学自身特点的同时,还要遵循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规律,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他们亲身经历,将自己所遇到的许多同类的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加以解释和应用,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 学法指导。教学过程中教师先引导,然后学生独立思考,接着集体讨论,最后教师小结,这样应该教学过程体现了 “学会学习”“由扶到放”的过程。 |
|
|||||||
教 学 过 程 |
|
||||||||
教学步骤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设 计 意 图 |
|
|||||
一、激趣导入
|
播放视频中一起喊口号:智慧树上智慧果,智慧树下你和我,智慧树前做游戏,欢乐多又多。同学们,你们喜欢看“智慧树”栏目吗? |
学生一起喊口号。
|
师说前一句,引导学生拍手跟说后三句。目的在于创设学生熟悉的“智慧树”栏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智慧树”栏目。 |
|
|||||
二、探究新知
(一)自主探究长方形的特征 (
(二)归纳自主探究方法(
(三)合作探究正方形的特征)
|
红果果姐姐给我们出了一道数学题:机器人身上有哪些平面图形?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长方形、正方形,其实数学就在我们周围。一年级我们已经初步认识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揭题)
拿出长方形纸,数一数长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再用直尺量一量长方形的边,你能发现什么? 2、反馈 (1)对长方形的边你有什么发现? 相机教学“对边”。 (2)指一指长方形的对边在哪里,一个长方形有几组对边? 长的一条边,请你给它起个名字,你会叫它什么?短的一条边呢? 3、操作验证 引导学生用折一折的方法验证刚才的发现。师在白板上进行演示操作。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量一量, 对长方形的角你有什么发现?相机板书。 师在白板上用三角板测量每个角都是直角
4、归纳 我们刚才用哪些方法研究长方形,知道了长方形的哪些特征呢?
师:看,当长方形的长缩短到和宽相等,这样就成了一个正方形。利用白板演示这个过程。
正方形有什么特征呢?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来探究正方形有什么样的特征吗? 课件出示要求: 数一数正方形有几条边?几个角? |
学生回答交流。
学生回答。
师生互动,学生看教师在白板上演示
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说明判断理由
自主讨论
欣赏教师的验证过程
学生自己归纳探究方法
学生欣赏长方形变正方形的过程,初步感知长方形和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小组合作完成。 |
学生先讲到长方形就先反馈长方形,先讲到正方形就先讲正方形。 说的时候强调某一物体的某一面是长方形或正方形。
直观,形象地让学生深刻感知长方形四条边、四个角的基本特征。
观察动手操作等数学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折时注意证明长方形的是哪两条边相等,正方形证明四条边相等,可以两条两条的折,再对角折,也可以对角折两次,要让学生分清楚。量直角时有没有办法让同学们一看就知道其余几个角也是直角。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培养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 |
|
|||||
三、拓展应用
四、渗透文化 |
量一量正方形每条边的长度,你能发现什么?(也可以折一折) 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正方形的角,你能发现什么?
师:谁能用折一折的方法来验证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之后师在白板上演示。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1.猜一猜 仔细看,记住这两个图形,现在闭上眼睛。判断哪个图形旋转了。 师:是这样吗?请看。白板的回放功能。 追问:为什么没有看出来?
2.画一画 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
3.剪一剪 出示手帕,提问:这是什么图形?老师有一块形状是长方形的布,想用来做一个手帕,谁能帮老师完成?
4.拼一拼 (1)用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2)用16个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再拼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拼好后引导学生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呢?
师:其实,天地之间,大千世界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创造,远远不止这些,你看,那一面面各个国家的国旗无一不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展示威严和庄重;我国的民间剪纸艺术,更是用长方形和正方形剪出了方寸之间的精彩…… |
小组代表汇报探究结果。
鼓励学生方法多样。
学生思考后说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异同点。
学生参与活动, 根据眼力判断长方形旋转了
学生独立用彩笔在方格纸上完成, 再上台展示。
小组合作完成 展示学生作品。
独立完成后交流
学生欣赏美丽的图片,聆听老师介绍长方形、正方形的美 |
体验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白板演示的直观性得到了大大地发挥。
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充分挖掘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掌握。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让学生感受长方形正方形的美,同时也让他们感受数学之美。 |
|
|||||
五、全课小结 |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让我们走进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美妙世界,用长方形和正方形为我们的世界创造和谐的美丽。 |
学生自主交流学习收获和学习体会。 相互交流 |
体验学习的乐趣。
|
|
|||||
附板书设计: 长方形:有4条边 对边平行且相等 4个直角 正方形:有4条边 每边相等 4个直角
|
|
||||||||